光伏組件支架基礎上作用的荷載主要有:支架及光伏組件自重(恒荷載)、風荷載、雪荷載、溫度荷載及荷載。其中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風荷載,因此基礎設計應保證風荷載作用下基礎的穩定,在風荷載作用下,基礎有可能出現拔起、斷裂等破壞現象,基礎設計應能保證在此作用力下不出現破壞。
以下我們來了解地面光伏支架基礎與平面屋頂光伏支架基礎的類型都有哪些以及它們都有什么特征。
鉆孔灌注樁基礎:
成孔較為方便,可以根據地形調整基礎頂面標高,頂標高易控制,混凝土鋼筋用量小,開挖量小,施工快,對原有植被破壞小。但存在混凝土現場成孔、澆筑,適用于一般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等。
1) 計算基本風壓時,因空氣密度越大,風壓也越大,為安全起見,取-20 ℃時的空氣密度值,即1.396 kg/m3(20 ℃時為1.205 kg/m3)。
2)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應按實際高度考慮,如組件高度為10 m 情況下,根據GB5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A 類的風壓高度變化系數為1.28,B 類為1.00,C 類為0.65,D 類為0.51。
3) 風振系數:組件為風敏感結構,應考慮風壓脈動對結構產生風振的影響。如組件高度為10 m 時,根據GB 5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則不同地面粗糙度時的風振系數分別為:A 類1.60、B 類1.70、C 類2.05、D 類2.40。
4) 風荷載體型系數是指風作用在構筑物表面一定面積范圍內所引起的平均壓力( 或吸力) 與來流風的速度壓的比值,它主要與構筑物的體型和尺度有關,也與周圍環境和地面粗糙度有關。
調平好前、后橫梁后,再把所有螺絲緊固,緊固螺絲時應先把所有螺絲擰至八分緊后,再次對前、后橫梁進行校正。合格后再逐個緊固。
整個鋼支柱安裝完畢后,應對鋼支柱底與混凝土基礎接觸面進行水泥漿填灌,使其緊密結合。太陽能電池方陣鋼支柱應豎直安裝,與混凝土檢查結合牢固。連接槽鋼底框時,槽鋼底框的對角線誤差不大于±10mm,檢驗底梁(分前、后橫梁)和固定塊。如發現前、后橫梁因運輸造成變形,應先將前、后橫梁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