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支架的耐久性與輕量化創新技術
從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都知道,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成本構成中,太陽能結構支架成本約占到11%,僅次于太陽能電池的55%及變頻器(Inverter)的13%。其目前使用的材料多為載重很大的金屬,但歐美已開發出塑膠材料所制作的太陽能支架,目前江蘇東升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也在積極研究該創新技術,以為客戶帶來更完善和滿意的解決方案。
太陽能支架目前使用的材料種類有熱浸鍍鋅鋼架、不銹鋼架與鋁合金光伏支架;通常太陽能電池組件均安裝于室外,因此支架會有日曬雨淋、腐蝕生銹及鹽害等問題;此外,目前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架重量約在16至30公斤之間,在多組組件組裝起來后,載重頗為可觀。因此支架的耐久性與輕量化是未來的趨勢。
歐美已開發出塑膠材料所制作的太陽能支架,且已經漸漸取代掉某些部位的金屬支架并實際安裝使用,其復合材料事業處利用奈米碳管加入塑膠材料中,可提升塑料強度與耐蝕性的效果,開發具抗蝕與高強度的塑膠太陽能支架。
A. 電能質量評價
1.閃變
評價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閃變值與GB/T 12326《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要求的符合性。
2.諧波
評價光伏發電系統的諧波注入電流與GB/T 14549《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要求的符合性。
3.間諧波
評價光伏發電系統引起的各次間諧波電壓含有率與GB/T 24337《電能質量公用電網間諧波》要求的符合性。
4.直流分量
評價光伏發電系統向公共連接點注入的直流電流分量與GB/T 29319《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要求的符合性。
B. 防孤島評價
根據光伏發電系統并網檢測報告,杏看防輒怠但護的測試曲線和記錄,判定光伏發電系統保護配置與GB/T 29319《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的符合性。
C. 電網適應性評價
根據光伏發電系統并網檢測報告,核查光伏發電單元電壓適應性、頻率適應性的測試曲線和記錄,若光伏發電單元電網適應性滿足要求,則光伏發電系統電網適應性滿足GB/T 29319《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的要求。
D. 功率特性評價
根據光伏發電系統并網檢測報告,計算光伏發電系統的功率因數運行范圍,判定光伏發電系統功率因數運行范圍與GB/T 29319《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要求的符合性。
電能質量測量設備要求
1)對依據GB/T 29319-2012《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開展的電能質量測試,測試測量設備包括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和數據采集裝置等。測量設備準確度的要求,數據采集裝置通道帶寬應不小于10MHz。
電能質量測量裝置應符合GB/T17626. 30的要求,測量裝置的閃變算法應符合GB/T 17626. 15的要求。
(2)對依據Q/GDW 617《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和Q/GDW 618《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測試規程》開展的電能質量測試,電能質量測試裝置應滿足GB 19862、DL/T1028的技術要求,并符合IEC 61000-4-30 Class A測量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