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故障后,首先由故障所在線路的變電站出線開關跳閘切斷故障電流,主站根據變電站出線開關發來的跳閘信息判斷出故障所屬線路,并對故障所屬線路上的所有配電自動化終端發出查詢命令,待收集到完整的故障信息后按照相應的故障定位規則進行故障定位。
發生故障后,首先由故障所在線路的變電站出線開關跳閘切斷故障電流,主站根據變電站出線開關發來的跳閘信息判斷出故障所屬線路,并對故障所屬線路上的所有配電自動化終端發出查詢命令,待收集到完整的故障信息后按照相應的故障定位規則進行故障定位。
DMS的主要設備包括:具有遙控功能的負荷開關、故障指示器,有通信功能的FTU、通信信道和主站系統等。通過現場的FTU將檢測的故障信息通過通信設備上傳給主站,由主站通過接收到的故障指示信息和配電網的實時拓撲信息,按照一定的算法確定故障區域,下達操作指;令給相關的FTU跳閘隔離故障。隨后,主站通過供電恢復決策計算,確定恢方案,對非故障停電區域恢復供電,完成負荷轉供。
DMS模式依靠智能軟件對全網作出實時分析和判斷,得到可行的、優選的故障處理方案,并且能夠保證滿足網絡的拓撲約束、設備的容量約束和用戶的電壓質量標準。故障隔離、供電恢復準確迅速,故障信息可提供清晰的故障置,大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和故障處理的速度。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電網可按電壓等級、接入容量和具體運行要求:決定是否對光伏系統進行控制,若分布式光伏發電10kV接入系統有控制要求時,考慮到安全問題,遠動信息上傳宜采用專網方式,可單路配置專網遠動通道。從成、接入管理方便性方面考慮,優先采用電力調度數據網絡。不具備專網建設條件,或根據接入協議接入用戶側無控制要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可采用無線公網通信方式,但應采取必要的信息安全防護措施。分布式光伏并網控制方式可分為全不控并網、蘭全控并網、半控制并網三種情況。下面將針對這三種情況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