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基于通信網絡、饋線終端單元和后臺計算機網絡的第二階段配電自動化系統,在配電網正常運行時能夠監視配電閥運仃狀況和遙控改變運行方式,及時發現故障并由調度員通過遙控隔離故障區域和恢復健全區域供電。在第二階段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控制功能,形成了集配電網SCADA系統、配電地理信息系統、需求側管理(DSM)、調度員調度、故障呼叫服務系統和工作管理等一體化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形成了集變電所自動化、饋線分段開關測控、電容器組調節控制、用戶負荷控制和遠方抄表等系統于一體的配電網管理系統( DMS)。基于配電網管理系統的故障恢復模式的特點是自動化水平高,適用于復雜結構的配電網,并且可以考慮實際負荷水平和網絡約束。
計量計費管理。
1)計量關口設置原則為資產分界點,即在產權分界點設置關口計量電能表,用于用戶與電網間的上、下網電量計量,并將計費信息上傳至配電網調度控制中心。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采用專線方式接入10kV配電網時,計量點設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點處;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采用T接方式.
2)在并網點設置并網電能表,用于發電量統計和電價補償。對于統購統銷運營模式,可由關口計量電能表同時完成電價補償計量和關口電費計量功能。
在光伏電站并網測試中,由于測試裝置容量所限,并非對電站整體進行低電壓穿越性能測試,而是按逆變器型號的不同將整個光伏電站劃為多個分區,每個分區隨機抽選一個1MW發電單元進行檢測。
測試接線時應先停止被測并網單元逆變器的輸出,將測試電纜接在被測并網單元的并網斷路器兩側,從而將移動檢測平臺串接向生電站網絡主回路中。接線工作完成后合上被測單元并網斷路器,恢復所有電源,使電站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