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EW技術綱領 第3部分《接入中壓、高壓、超高壓電網的發電單元電氣性能指標》。該標準由德國聯邦能源和水資源協會(BDEW)制定;是對《發電站接入中壓電網技術導則》中發電單元及發電系統檢測的補充說明部分,第3部分主要針對電站電氣性能指標提出要求,其中特別對光伏逆變器功率特性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其中包括:有功功率峰值測試、有功功率限有功功率調節、無功功率調節等。同時,該標準詳細制定了光伏逆變器低電壓穿越時跌落方式、電壓跌落等級以及跌落時間。
巡視要求掌握線路的運行狀況,沿線環境的變化情況,并做好護線宣傳工作。10kV線路(包括分支線)巡視次數城區一般每月一次,郊區及農村每季度至少一次;380V及以下線路和低壓接戶線每季度至少巡視一次,新建線路投運后一個月內應巡視一次。定期巡視允許一人進行。
除定期巡視外,在氣候惡劣(如:臺風、暴雨、大雪、覆冰等)、河水泛濫、高峰負荷來臨前,安全大檢查及其他特殊情況和重要供電任務前,對線路的全部或部分應進行巡視或檢查。特殊巡視的安排根據需要而定,應由兩人或兩人以上人員進行。
光伏支撐必須符合項目現場的規范。光伏電站設計的是結構設計。整個光伏電站的結構設計主要通過光伏支撐來完成,光伏支撐在光伏電站的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光伏支撐產品的質量、設計和安裝必須符合工程氣候環境、建筑標準、電力設計等規范。選擇合適的光伏支撐及其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安裝,不僅可以降低項目預算,提高發電效率,還可以降低后期運行和維護的成本。光伏支架可分為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根據能否跟蹤太陽旋轉。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必須根據不同的項目進行設計。
首先,在項目前期,支架的基本初步設計必須通過項目的地質勘察報告完成;其次,根據支架的受力情況完成立桿的拉拔試驗,確定支架的基本形式和立桿方式;同時,根據不同的、不同的項目位置、風荷載、雪荷載等氣候條件,確定整體支撐設計;,根據光伏系統中的部件模式、部件串聯的數量、逆變器、匯流箱等其他光伏部件的狀態,完成相應的支架布置和單支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