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國的統計數據,在一個大型太陽能發電站項目中,建安成本占光伏項目總投資的21%左右,而太陽能光伏支架的投資僅占總成本的3%左右。因此,相對于太陽能電站高額的投資,支架成本的波動并不是敏感因素,選擇支架的成本僅提高不足1%,然而如果選用的支架不合適,后期養護成本會大大增加,整體考慮并不合算。任何類型的太陽能光伏組件裝配部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耐候性。需保證25年內結構必須牢固可靠,能承受如環境侵蝕,風、雪荷載和其它外部效應。的安裝,以的安裝成本達到的使用效果、幾乎免維護、可靠的維修、可回收,這些都是做選擇方案時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支架企業應用了高耐磨材料以抵抗風力雪荷載和其它腐蝕作用,綜合利用了鋁合金陽極氧化,超厚熱鍍鋅,不銹鋼,抗UV老化等技術工藝來保證陽能支架和太陽能跟蹤的使用壽命。
為使光伏組件能接受的光照輻射,它通常被設計為與水平面成一定傾角,不可避免地承受風荷載作用。同因為光伏組件及其支架系統還具有受風面積大、自重輕等特點,使風荷載成為了光伏系統承受的主要荷載。無論是順風時對支架結構強度和變形的要求,還是逆風時對基礎抗傾覆的要求,都是光伏支架設計時起控制作用的條件。因此,合理的風荷載取值是光伏支架設計的重要內容。由于光伏發電站的設計使用壽命通常為25年,因此可取重現期為25年的風荷載值作為基本風壓進行計算。考慮到國內缺乏指導光伏支架設計的規范,為保證支架結構的安全性,參考國外類似規范以指導設計。文中采用25年一遇的風荷載基本組合對光伏支架進行結構設計,同時采用42m/s瞬時風速對應的極大風荷載組合進行校核。
針對目前行業出來的新問題國際電工會也在制定一些對應的標準,例如《IEC61701:2011鹽霧測試標準》、《IEC62804(draft)電勢誘導衰減效應測試標準》、《IEC62716:2010光伏組件的氨氣腐蝕測試標準》。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根據我國不同地域的氣候環境推出的《CQC3303-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干熱氣候條件》、《CQC3304-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濕熱氣候條件》和《CQC3303-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高寒氣候條件》等測試標準。這些均說明光伏組件的檢測標準還是不夠,無法通過測試證明組件各項指標的長期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