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優化設計難點囊括諸多方面,可簡單概括為兩個部分:方陣設計方面,在上述分析中有提及到光伏電站建設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例如:地形因素、地域因素等。在光伏支架優化設計中同樣如此,應當充分考慮好光伏支架安裝方式、方針基礎等因素對光伏支架產生的影響并找出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解決,也只有這樣光伏支架優化設計工作才能順利進行。然而在實際中發現,光伏支架優化設計過程中,并未充分考慮好光伏電站方陣同光伏支架兩者之間的關系,土地效用并未大限度顯現出來,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光伏支架組件與支架規劃欠合理。例如:采用何種方式或者手段使得各項標準滿足建設需要,以此選擇安全系數高和經濟性能高的先進設備,更好作用于光伏電站建設,再者,光伏支架優化方面,需要將光伏組件同光伏電站支架兩者有效匹配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系統效率,減少因配置不合理產生的損失。
針對目前行業出來的新問題國際電工會也在制定一些對應的標準,例如《IEC61701:2011鹽霧測試標準》、《IEC62804(draft)電勢誘導衰減效應測試標準》、《IEC62716:2010光伏組件的氨氣腐蝕測試標準》。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根據我國不同地域的氣候環境推出的《CQC3303-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干熱氣候條件》、《CQC3304-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濕熱氣候條件》和《CQC3303-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高寒氣候條件》等測試標準。這些均說明光伏組件的檢測標準還是不夠,無法通過測試證明組件各項指標的長期可靠性。
一個系統安裝完畢后,業主關心的應該是投資回報期限。分析一個系統的收益,需要考慮業主自用電,余電上網和等幾個方面。范圍內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期限是20年,另外各地省市對光伏發電也有不同程度的補貼政策。假設系統安裝在上海市,那么個人用戶還可享受0.4元/千瓦時的補貼,期限為5年。一個5KW的系統,投入成本大約在5萬元左右,年發電量可達7000度。按照國家補貼和上海市的地方補貼,業主在前5年可以拿到大約5740元/年,之后的15年僅享受國家補貼,每年2940元。預計家里用電一年約為4500度,按照峰時電價0.617元/千瓦時計算的話,每年節約電費277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