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支架是太陽能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撐和固定太陽能光伏組件的作用,所以太陽能支架的承壓能力和負載能力是一個大的考驗。太陽能支架一般由 碳素鋼,不銹鋼,鑄鐵,鋁合金,等不同金屬組成,其中鑄鐵和碳素鋼的材料來的更為經濟實惠,但是由于這些材料本身含碳量高,長期至于外面風曬雨淋,很容易導致生銹腐蝕,所以其使用壽命也比較短。 假如使用不銹鋼和鋁合金這類的材料作為太陽能支架的主要材料,不光外面光亮,而且能有效的抗腐蝕和生銹,使用壽命也長。
再來講講太陽能支架的生成工藝,太陽能支架是由材料注入磨具一次成型的比較多,也有注入模具后形成半成品,然后再進行二次加工,我們在加工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控制好設備角度和力差,防止加工出來的成品有形變等不良特點。
底座是連接光伏支架方形立柱和圓管地樁的零件,目前我方項目普遍采用的底座單個重量大約為2.6Kg。支架結構中,底座是重要的受力部位,且安裝支架時需要大量使用。如何在保證的前提下將其重量適當減小,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值得研究。經初步分析,擬將底座的高度由150mm減小為120mm,厚度由8mm減小為6mm,寬度也適當減小。現將新設計的底座在ANSYS中進行有限元分析,以確定其結構是否安全。根據地樁拉拔力的經驗值,取20KN作為底座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并將其換算成面荷載施加在底座的螺栓孔位置。 得出了底座的強度結果。為使計算方便,采用底座的1/2模型進行分析,加載時施加了對稱約束。 由計算結果可知,底座的大應力103MPa,小于Q235鋼的許用應力235/1.2=196MPa,大變形為0.1mm,符合規范要求,因此,重新設計的底座結構是安全的。
針對目前行業出來的新問題國際電工會也在制定一些對應的標準,例如《IEC61701:2011鹽霧測試標準》、《IEC62804(draft)電勢誘導衰減效應測試標準》、《IEC62716:2010光伏組件的氨氣腐蝕測試標準》。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根據我國不同地域的氣候環境推出的《CQC3303-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干熱氣候條件》、《CQC3304-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濕熱氣候條件》和《CQC3303-2013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環境適應性測試-高寒氣候條件》等測試標準。這些均說明光伏組件的檢測標準還是不夠,無法通過測試證明組件各項指標的長期可靠性。